你随便整活儿,我皆不信!你哥是个
烧了个寂寞?不听话灭他全族!我羽扇纶巾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?</p>
鲁肃又来冷场。</p>
这一番话,立时令帐中气氛逆转。</p>
孙策三人笑容同时消失,目光齐刷刷的转向了鲁肃。</p>
扫了几人兴致,鲁肃脸色略有些尴尬。</p>
“子敬,你这话什么意思?”</p>
“诈降已成功,我火船也能顺利施放,为何就不能烧尽刘备水军?”</p>
孙策放下酒杯,紧锁着眉头问道。</p>
鲁肃这才收起尴尬,正色说道:</p>
“我火船一放,刘备势必立时警醒,虽然来不及阻拦我火船,却能下令水军规避!”</p>
“我火船就算撞入敌营,纵使能烧了其水营,却不能烧尽其水军战船。”</p>
“刘备水军不灭,我们就不能完全夺取长江水权,更遑论一举击灭刘备四万大军,一鼓作气夺取夏口呢?”</p>
孙策手一抖,酒杯险些脱手。</p>
鲁肃说的没错,刘备水营是死的,可人家的战船却是活的,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停在水营,等着被蔓延开来的大火烧尽?</p>
肯定是火起的第一时间就逃啊。</p>
这黑天半夜的,江上视野不明,人家战船四散一逃,你拿什么来截击?</p>
这些逃散的战船,得知刘备还在,必定是重新蚁聚。</p>
你布这么大个局,首要目标不就是烧尽刘备的战船么,到最后只烧了人家水营,战船没有烧光,岂不是烧了个寂寞?</p>
“公瑾,子敬言之有理啊。”</p>
“不能烧尽刘备战船,我这火攻之计岂非功亏一篑?”</p>
孙策眉头深皱,急是看向了周瑜。</p>
周瑜手中酒杯悄然攥紧,一时沉默不语,显然鲁肃这番提醒,事先并未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。</p>
“我一时疏忽,竟未能想到这一节,不该呀…”</p>
周瑜心中暗暗自责,表面不动声色,却思绪飞转,苦思着补救之策。</p>
片刻后。</p>
周瑜紧握酒杯的手悄然松开,嘴角重新扬起了一抹掌控一切的自信冷笑。</p>
“子敬提醒的倒也没错,不能烧尽刘备战船,此计便不算成功。”</p>
周瑜微微点头,尔后话锋一转,眼神诡秘道:</p>
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就再给刘备补一道连环计便是!”</p>
连环计?</p>
这三字一出,孙策精神立时一振,急问道:</p>
“公瑾,何谓连环计?”</p>
鲁肃和黄盖二人,亦是满眼好奇的看向周瑜,想知道这位江东第一智将,又能出什么奇谋妙计。</p>
“伯符,子敬,借伱们酒杯一用。”</p>
周瑜从三人手中接过酒杯,并排着摆在了案几上,尔后取了一根筷子,架在了酒杯之上。</p>
看着周瑜这莫名其妙的举动,三人彼此对视,眼神愈发茫然困惑。</p>
“瑜这道连环计,便是再派一人往北岸诈降,去向刘备献计…”</p>
周瑜一边比划,一边不紧不慢,将自己的所谓连环计,诿诿道了出来。</p>
孙策三人的表情,先由困惑变成了惊喜,接着再由惊喜,变成了震撼。</p>
“此计一成,刘备的战船插翅难逃,不就只能任由我们一把火,烧他个干干净净了么。”</p>
周瑜直起身来,眼中是自信的笑容,重新看向三人。</p>
三人则蹲了下来,围着案几看了又看,心中品味着周瑜所说的每一个人。</p>
尔后,三人对视一眼,倒吸一口凉气。</p>
“公瑾你这连环计,当真是天马行空,匪夷所思!”</p>
“公瑾啊公瑾,你当真是深藏不露啊,你到底还有多少奇谋妙计藏着腋着?”</p>
孙策狠狠拍着周瑜的肩膀,脸形已扭曲出无尽的惊喜与震撼。</p>
黄盖亦是长吐一口气,点头啧啧叹道:</p>
“公瑾,你当真是让我再度刮目相看了。”</p>
“当年文台先公,若是有你这等麒麟之才辅佐,只怕早已横扫天下,开创了孙家霸业啊!”</p>
鲁肃眼中的顾虑也化为折服,拱手道:</p>
“公瑾之智,当真是冠绝天下,肃纵然是快马加鞭直追,也难望你项背呀。”</p>
周瑜到底还是年轻人心性,得此三人如此盛赞,不免有些飘飘然,脸上难掩得意。</p>
孙策又一通狠夸后,心绪才平伏下来,便道:</p>
“既然如此,那我现下就令那诸葛瑾过江,去向刘备再献这连环计?”</p>
“不可!”</p>
周瑜当即否定,摇头道:</p>
“诸葛瑾这一条线,只能用来公覆老将军的诈降,若再让他去献连环计,只怕会节外生枝。”</p>
“何况这诸葛瑾乃其妻兄,有几分智谋那萧方岂能不清楚,如今突然去进献这连环计,岂能不让那萧方生疑。”</p>
孙策一想也对,便点头道:</p>
“公瑾所言极是,让诸葛瑾去献这连环计,确实容易让那萧方看出破绽。”</p>
“那依公瑾之见,何人去献此计最合适?”</p>
周瑜再次沉默,起身来到帐门,望向满天星斗。</p>
脑海中,全军上下,江东内外,一个个名字在脑海中飞闪而过。</p>
片刻后,周瑜眼眸一亮。</p>
于是转身回到帐中,掀然提笔,在帛书上写下了一个名字。</p>
“主公,由此人去献这连环计,最合适不过。”</p>
周瑜笔一扔,脸上已是胸有成竹之色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