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0章 暹罗(1 / 2)

1886年7月12日;

中华国王冯衍华在视察完天山南北四省之后,直接通过蒲昌海中的传送阵;

来到南洋地区。

这不巧了,和林凤祥的回程在马六甲相遇了。

“臣林凤祥,参见太子殿下!”

“臣耿占春,参见太子殿下!”

……

一众将军都在马六甲的码头上,迎接冯衍华的到来。

东南亚地区,第一次迎来如此尊贵的皇室人员,皇帝冯瑞科都没来过这边。

“赵国公、宋国公,免礼!”

耿占春因功被封为宋国公,从当初一介华工到如今地位,可谓一路艰辛。

“孤见港口外的军舰活跃训练,这是要开战了吗?”

“回禀殿下,广东潮州人郑信的后裔向帝国中南总督区请求,帮其复仇并夺回暹罗,恢复吞武里王朝。”

耿占春回答道:“臣已听其所请,组织军队为其复仇。”

郑信;

其父郑镛是广东人,后移民至暹罗。

他在缅甸入侵,攻陷暹逻大城王朝首都,国王死亡之后;

高举义旗;

在华侨和暹罗人帮助下,经过艰巨卓绝的战斗,於1767年终于把缅军赶走,建立暹罗第三代王朝;

并得到当时中原王朝满清的敕封、承认,号:吞武里大帝!

吞武里王朝

然而;

由于他并非泰国纯粹的本土血统,一些暹罗人于1782年发动叛乱杀害的郑信,摘了桃子。

发动这场叛乱的人,正是他的亲信,也即是现在暹罗王室的开国之君。

叛乱者继位后;

给自己取名“郑华”,继续以“郑”姓继承王位。

尽管他与郑信并无任何血缘关系,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并防止中原王朝干涉;

叛乱者编织了一个谎言,声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,继位完全符合封建社会的父死子继、兄终弟及的权力更迭规范。

通过这一手段,他成功避免了满清的干预。

后续各王室继任者,郑姓一直沿用至今,比如目前在位的郑隆。

“哦?!”

冯衍华听到耿占春解释这其中的缘由之后,感叹道:

“原来,在父皇之前还有这么一位华人皇帝,甚是传奇啊!”

他这是真心的感叹,觉得南洋华人还真是出人才,婆罗洲有兰芳共和国,暹罗有吞武里大帝。

还都是差不多在同一时期。

“殿下,他们如何能和我大夏皇帝陛下相比。”

“是啊,陛下之功绩,千古无二!”

一群人拍着马屁,当然也是出自真心的恭维,如此小国抬手可灭,如何能与创立大夏帝国的皇帝。

“哈哈!”

冯衍华听着这些人赞扬自己老爹,比夸自己还开心:

“说说这个郑信后裔,这都一百年了,宋国公从哪儿找来的?!”

“呃……”

耿占春被这么一问,瞬间哽住了,哪有什么真正的郑信后裔。

那人只是命人在暹罗,随便找的一个郑姓华裔而已,作为他行动的由头。

等拿下暹罗;

让这个“郑信后裔”走一个内附流程就搞定,这是他参照越南北部处理方式想到的办法。

毕竟,大夏帝国都帮忙复仇了,献出土地作为感谢;

不过分吧!

大夏帝国再认为他们很识趣,给个名义爵位;

也很合理吧!

“好吧,孤明白了!”

冯衍华见耿占春这副表情,瞬间明白其中缘由。

从小在政治氛围中长大,在左宗棠手把手教导下的他,政治敏感度极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