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斑驳地洒在一位衣衫略显凌乱、眼神却异常专注的男子身上——魏文帝曹丕。他正俯身于一张巨大的军事复盘图前,手指轻敲着图上的一处,口中喃喃自语,满是不解与懊恼:“不可能,朕明明布局得如此周密,里应外合的妙计,怎会如此轻易便被吴军识破,导致我军再次被牢牢卡在广陵以南,无法南下。朕已登基六年,难道真要如此耗下去,何时方能一统天下?”
就在这时,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。司马懿与曹绫,一老一少,携手步入大殿。他们按照宫廷礼数,对曹丕行了三跪九拜之礼,随后缓缓起身。司马懿的目光在曹丕手中的复盘图上停留片刻,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意,随即毫不客气地走向案前。
“陛下,”司马懿的声音清晰而有力,他轻轻扫过那张图纸,仿佛能洞察其中的每一个细节,“您当真以为这计划天衣无缝吗?依臣之见,这开头便已是漏洞百出。”
曹丕闻言,眉头紧锁,抬头望向司马懿,眼中满是不解与期待:“仲达何出此言?有何不可之处,快快道来。”
司马懿缓缓踱步至曹丕身旁,捋了捋长须,语气中既有责备也有提醒:“陛下可曾想过,为何我军的斥候能如此轻易地潜入吴军城中?难道真是因为吴人对南方商人的盲目信任与不设防吗?”
曹丕沉吟片刻,回答道:“朕确是如此认为。吴国素来对贸易持开放态度,尤其是南方商人,他们往来频繁,吴军自然不会多加阻拦。”
司马懿说:“陛下真是小瞧了吴国军民,战争时期,怎可一道检查便放人进城,分明是早有人得知计划,将计就计,引我军作茧自缚,徒劳无功。”
曹丕听罢如雷贯耳,虚心求教,问司马懿:“仲达可否告知此中玄机?“
司马懿回答曹丕:“守城将领贺齐是吴国大都督陆逊的发小亲信,贺齐每当征战,都必问计陆逊,故此他战功赫赫,现在在吴国飞黄腾达,成为孙权军队中的红人。而吕范是天下奇才,善交名士清流,南北皆有人脉,必定在我大魏安插眼线,提前洞悉军情,汇报陆逊后,有陆逊巧设决策,所以有我军之败。”
曹丕唏嘘感叹,一手撑着脸,对着司马懿说:“若真如仲达所言,两国交战,形势瞬息万变,的确要谍报先行,再决策定计。方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这陆逊真是不亚于当年周郎,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干,堪称东吴的诸葛亮,托举起吴国的命运啊!朕听说有民歌赞叹蜀国有诸葛亮,吴国有陆逊,都是栋梁之材,那么我大魏只能多仰仗足智多谋的司马仲达了!哈哈哈!”
司马懿跪地拜谢,说:“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!”
在魏宫的偏殿之中,烛光摇曳,映照出一幅温馨而又略带沉重的画面。曹丕,这位铁血帝王,此刻却显露出少有的柔情,他坐在案前,与司马懿讨论着国家大事,而一旁,他的女儿曹绫,或许是被这沉闷的政论所累,竟不知不觉间伏案进入了梦乡。曹丕注意到了女儿,给她盖上了自己的黄袍。
曹丕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女儿,见她手边散落着一封书信,封面上熟悉的字迹——“白马篇”,那是他弟弟曹植的杰作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国天下的无限忠诚与豪情。曹丕轻轻拾起信笺,缓缓展开,那激昂的诗句仿佛穿越了时空,再次在他耳边回响:“父皇,我心如叔诗,句句思报国……长驱蹈匈奴,左顾凌鲜卑……”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低沉而富有磁性,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与感慨。
念及此处,曹丕的目光再次落在曹绫身上,她的面容恬静,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不凡的英气。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,既有对女儿成长的欣慰,也有对过往的深深反思。他想起甄宓,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,她的离去是他心中永远的痛。如今,看到女儿对曹植诗文的喜爱,他仿佛看到了甄宓的影子,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。
“罢了,罢了。”曹丕轻叹一声,心中已有了决断,“我时日无多,若能以我的力量,为女儿铺就一条她所向往的道路,也算是对宓儿的一种偿还吧。”他抬头望向窗外,夜色深沉,却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。
次日,曹丕召见了曹真,这位曹魏倚重的大将军,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恰当的建议。“子丹,我有一事需你操办。”曹丕开门见山地说道。
曹真闻言,躬身行礼,静待下文。
“吾女曹绫,性情坚韧,心怀壮志,且有勇有谋。我欲培养她成为我曹魏的栋梁之才,特命你挑选一位忠诚可靠、武艺高强的将领,担任她的侍卫长,并兼任其武艺与兵法之师。”曹丕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曹真略一思索,便明白了曹丕的用意,他心中暗自赞叹曹丕的远见卓识。“陛下英明,臣以为骁骑校尉费曜,勇猛善战,忠诚可靠,且对兵法颇有研究,实为最佳人选。”
“好,就依你所言。”曹丕点头应允,随即又补充道,“此外,我还要亲自嘉奖曹绫,让世人皆知我曹魏后继有人,女儿亦能撑起一片天。”
于是,一道旨意自魏宫发出,不仅任命了费曜为东乡公主的侍卫长,更是对曹绫的才华与勇气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与嘉奖。这一举动,不仅让曹绫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与厚重,更在曹魏朝野内外引起了轰动,人们纷纷议论,曹魏的未来,或许真的会因为这位公主而更加辉煌。
曹丕于公元226年身体欠安,由于肺痨不治恶化,于是黄初七年(226年)五月,曹丕病重,立曹睿为皇太子。不久后曹丕驾崩,曹睿即皇帝位,是为魏明帝。曹丕死前托孤司马懿 ,曹真,曹休,陈群四人为曹睿的辅政大臣,协助新皇帝曹睿处理军政要事。
在魏国的朝堂之上,气氛凝重而庄严。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,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,给这即将发生的历史性时刻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。曹丕,这位曾经意气风发、一统北方的帝王,此刻却显得异常虚弱,他依靠在郭皇后的温柔搀扶下,勉强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深邃地扫视着下方跪拜的文武百官。
太监尖细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,宣读着曹丕的最后一道诏书:“皇帝诏曰,朕之诸子,平原王曹睿德才兼备,堪当大任,特立为皇太子,以承继大统。并命曹休、曹真、司马懿、陈群四人为辅弼之臣,共辅新君,以安社稷。钦此!”
诏书宣读完毕,大殿内一片寂静,只有少数几人心中暗自思量。曹真,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,听闻司马懿之名被列为辅臣之一,眉头不禁紧锁。他执笏上前,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甘:“陛下,司马懿此人素有鹰视狼顾之相,野心勃勃,非可托孤之人。陛下万万不可委以重任啊!”
此言一出,大殿内顿时哗然。曹真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层层涟漪。然而,太监却丝毫不为所动,他厉声喝道:“曹真将军,你这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吗?莫非想抗旨不遵?”
曹丕微微抬手,制止了太监的喝斥,他的目光温和而坚定,落在曹睿身上,仿佛要将所有的期望与嘱托都凝聚在这一瞬间。
曹丕对着曹睿说:“看见了吗,现在他们就开始争了,让他们争,你要做的,就是让他们为了自保而效忠于你,这四个人,你要会用会压,大魏的天下,辛苦你了。”曹丕的声音虽弱,却字字清晰
曹睿跪在地上,双手接过诏书,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决心。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,声音坚定而有力:“谢陛下恩赐!儿臣定当不负所望,勤勉治国,以报父皇养育之恩!”
这一刻,曹睿仿佛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储君。而曹丕,也在这一场权力的交接中,完成了他作为帝王最后的使命。大殿之上,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,但大魏的未来,却才刚刚开始。
不久,曹丕于殿上驾崩,享年四十岁。
曹睿与父亲曹丕因为当年母亲甄姬被残忍赐死,一直对曹丕有隔阂。曹丕也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曹睿,降曹睿为平原王,想另立皇太子。可曹睿为了自保,依附于杀母仇人无子的郭皇后,因为郭皇后受宠,曹睿被纳入郭皇后膝下,逐渐被立为嗣子,在时间的考验下得到了众臣认可,最终被曹丕选定继位托付江山。
曹丕葬礼上,曹睿没有落下一滴眼泪,按照流程草草了事,便君临天下,在辅政大臣的指导下,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。想到母亲被后宫妃子所害,当年郭贵嫔进谗谮害甄姬夺取皇后之位,甄氏死之前将曹叡托付给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。等到曹叡继位,数次向郭太后询问母亲死状,太后因此忧惧,这时李氏才向明帝说明甄氏是被郭氏构陷,被发覆面而死,明帝哀痛不已,使人召见郭太后。
太极殿内,金碧辉煌,却掩不住一股压抑而沉重的氛围。曹睿,这位年轻的帝王,身着龙袍,手握象征皇权的倚天剑,站立于高台之上,不怒自威的气势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。他的目光如炬,直射向跪在下方的郭女王,那是他的养母,如今的郭太后,而此刻,两人之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,仇恨与猜忌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。
“郭氏,你可知罪?”曹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,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与愤怒。他紧紧盯着郭太后,那双眼睛中既有失去母亲的悲痛,也有对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。
郭太后微微颤抖,她抬头望向曹睿,眼中既有惊惧也有无奈。“陛下,您母亲甄氏的离世,实乃先帝之意,与臣妾何干?您若真要追责,也应是问责于先帝才是。况且,臣妾自问待您不薄,视如己出,您怎能因私怨而忘大义,欲置臣妾于死地?”她的声音虽弱,却字字句句透露着坚定与不甘。
然而,曹睿心中的怒火早已被仇恨点燃,他无法容忍任何人为母亲的死开脱。在他看来,郭太后便是那个间接导致母亲悲剧的元凶。于是,他大手一挥,下令将郭太后逼入绝境,最终郭太后在绝望与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死状极为凄惨。
曹睿的命令更为残酷,他下令以“被发覆面”的方式殡葬郭太后,这是对死者极大的侮辱与蔑视,也是他对郭太后仇恨的极致表达。然而,在权力与仇恨的漩涡中,他或许已经忘记了,自己也曾是那个渴望母爱的孩子。
而在另一边,得知哥哥曹睿终于为母亲甄氏争了一口气,曹绫心中大喜。她策马扬鞭,直奔西园而去,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狩猎的期待。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,她仿佛忘却了宫廷中的尔虞我诈,只愿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快乐。她纵马驰骋,箭矢如雨,每一次精准的射击都让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满足感。在这一刻,她不再是那个被困于深宫之中的公主,而是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雄鹰。
在西园猎场,秋风送爽,落叶纷飞,一片金黄与火红交织的画卷中,曹绫身着劲装,英姿飒爽,与一位同样身手不凡的男子并肩而立。两人几乎同时拉弓射箭,只听“嗖”的一声,箭矢划破长空,精准无误地穿透了一只翱翔天际的大雁,引得周围人一片赞叹。曹绫转头看向这位意外的同袍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喜悦——竟是她的现代好同桌,王小盾,在这里,他以阎盾之名重生,英姿勃发。
两人相视一笑,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,所有的记忆与情感在这一刻交汇。他们找了一处幽静之地坐下,四周是猎场的喧嚣,而他们之间却是一片宁静与温馨。曹绫轻启朱唇,笑容中带着几分羞涩与真诚:“小盾,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,生活的还好吗?”
阎盾爽朗一笑,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满足:“还算不错,公主殿下。自从来到这里,我像是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。如今,我被张合将军赏识,提拔为部曲督,统管三百余将士,也算是在这乱世中闯出了一片天地。军旅生活虽然艰苦,但那份成就感与荣耀,是任何锦衣玉食都无法比拟的。”
曹绫闻言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轻轻垂下眼帘,侧身低语,声音里带着一丝歉意与自责:“抱歉,小盾,原来你早就知道了我的身份。是我太沉迷于公主的生活,忽略了在外漂泊的你。你的坚韧与努力,让我既敬佩又心疼。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让你回宫,享受荣华富贵,不再受这征战之苦。”
阎盾摇了摇头,眼神坚定而温柔:“绫儿,你的好意我心领了。但我已经爱上了这军旅生涯,这里有我的兄弟,有我的责任,更有我追求的价值。将二代的人设,我欣然接受,并以此为荣。在宫中,或许我能衣食无忧,但那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太过空洞,失去了意义。我要用自己的双手,在这乱世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”
曹绫望着阎盾那坚毅的脸庞,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感动与敬佩。她伸出手,轻轻握住阎盾的手,两人的掌心相贴,传递着温暖与力量。“小盾,我支持你。无论你选择哪条路,我都会站在你身边,支持你,陪伴你。让我们一起,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吧。”
曹绫思索了片刻,一改刚才正经的样子,撇了撇嘴,反驳道:“你说的不对,怎么就碌碌无为?本公主安保需要你,况且你能陪我说说话。我可以给你张合将军给不了的待遇,而且我也有参赞军机之权,不会让你打不了仗的。”
阎盾闻言,嘴角勾起一抹笑意,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。“这样啊,听起来倒是挺诱人的。不过嘛,我还是得好好考虑考虑。毕竟,军中的生活已经深深吸引了我。不过,现在嘛,我更关心的是肚子的问题。”他话锋一转,突然指着地上的大雁,笑道:“我们把这大雁烤了吃吧,我可饿坏了!”
曹绫闻言,顿时笑靥如花,连连点头:“好主意!那我们就开始吧!”两人分工合作,不一会儿,大雁便在熊熊的火焰下散发出诱人的香气。待烤得金黄酥脆,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分而食之,享受着这难得的野趣与美味。
“真好吃!”曹绫边吃边赞叹道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阎盾也是连连点头,笑道:“是啊,在这乱世之中,能有一口热乎的肉吃,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。”
饭后,两人围坐在火堆旁,曹绫的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,她轻声说道:“小盾,和我说说你的故事吧。自从你投身军旅,一定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吧。”
阎盾望着跳跃的火光,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。他缓缓开口:“我跟随张将军攻打东吴的曲阿城,那是一场残酷的战斗。一路上,所见之处皆是尸横遍野,那是战争带来的无尽伤痛。在与吴国将军贺齐的交战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军交战,情报的重要性。若不是我及时发现并守住了我军的退路,恐怕我们早已葬送在那曲阿城下了。”
说到这里,阎盾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:“那一战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。我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性命,更要为我的兄弟们争取生存的机会。战争是残酷的,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,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守护我们心中的那片净土。”
曹绫静静地听着,眼中充满了敬佩与理解。她轻轻握住了阎盾的手,温柔地说:“小盾,你真的很勇敢。无论你选择哪条路,我都会一直支持你,陪伴你。”
火光映照下,两人的身影紧紧相依,仿佛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了一片属于他们的宁静与温暖。
曹绫:“战争的代价就是这么残酷啊!现在想想我们那个年代的和平真的是幸福啊,这个时代战火纷飞,人民水深火热,令人痛惜啊。”
阎盾:“就是因为此次战争,我才能明白孙子兵法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多么伟大的计谋,战争的残酷,令人痛心。”
曹绫与阎盾的对话在秋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深刻,两人的眼中闪烁着对未知命运的坚定与期待。曹绫轻轻开口,打破了周围的宁静:“你是不是也拥有那种类似三国志的系统?它给了我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”
阎盾点了点头,目光深邃:“是的,我的系统要求我全面提升武力、智力、统率和策略,只有全部拉满,我才能有机会回到现代。而它,更是我了解三国历史的宝库,让我能够预知一些战争的走向和结局。”
曹绫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苦笑:“看来我们并不孤单。不过,我的任务似乎更加艰巨。系统要求我助皇兄曹睿一统三国,还要消灭司马懿一家,这简直是地狱级的挑战。”
阎盾皱眉,眼中满是忧虑:“司马懿,那可是三国时期的最终赢家,连你的皇兄都未必能活得比他长久,更别提一统三国和消灭他全族了。这个任务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。”
曹绫却轻轻摇了摇头,目光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:“可是,每当我看到皇兄曹睿那雄心勃勃的样子,我就忍不住想要帮他一把。哪怕前路再艰难,我也要试一试。”
阎盾望着曹绫坚定的眼神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。他伸出手,轻轻拍了拍曹绫的肩膀:“好,那我们便一起努力,尽人事,听天命。如果能改写历史,我阎盾愿与你并肩作战,至死不渝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,那份默契与决心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。随着夕阳缓缓下沉,天边染上了一层绚烂的橙红,他们紧紧相拥,仿佛要将这一刻的温暖与力量永远镌刻在心间。
最终,当最后一抹余晖也消失在地平线上时,他们缓缓松开怀抱,挥手告别。没有过多的言语,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,却包含了千言万语。他们知道,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坎坷,只要彼此心中有爱,有信念,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。
就这样,一对来自不同世界的灵魂,在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,留下了他们共同的足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