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渐深,办公室里的灯光依旧亮着。林海阳坐在桌前,翻看即将带出国的资料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知道,这次出访不仅是一次国际交流,更是一次对莫高模式的检验。
第二天一早,他便前往城南试验区。黑猪养殖项目的第一批试点圈舍已经搭建完成,几头体型健壮的猪正在圈内悠闲地踱步。
技术人员迎上来介绍:“这批猪是从南方引进的品种,抗风沙能力很强,但需要专人看护,尤其是幼崽期。”
“安排人了吗?”
“暂时由畜牧站的技术员轮流值班。”
林海阳点头,蹲下身观察地面土壤情况。沙质松软,但已有少量植被覆盖,说明这里的生态修复工作初见成效。
“继续记录生长数据,每周给我一份报告。”
中午,他在试验区吃了午饭,简单吃过几口就起身离开。下午还有一场关于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讨论会,他必须提前到场。
会上,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提出建议:“我们打算拍一部纪录片,全程跟拍您的出访过程,展现莫高的发展模式。”
“可以,但不能只拍好的。”林海阳说,“也要拍问题、拍挑战。只有真实,才能让人信服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
会议结束已是傍晚,他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,路过书吧时,看见门口挂着一块新牌子:“公益开放日欢迎参与”。墙上贴着几张照片,是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。
他停下脚步,看见留言墙上有一张便签,字迹工整:
“我也想加入你们。”
林海阳笑了笑,没说话,转身继续往前走。晚风吹拂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葡萄香气。
回到办公室,他打开电脑,开始撰写出访前的最后一次内部简报。写到一半时,电话响了。
是省发改委驻京办的老同学打来的。
“老林,专项资金的事基本敲定了,下周就能到账。”
“辛苦你了。”林海阳语气平静,“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,不能出纰漏。”
“放心吧,我们都盯着呢。”
挂断电话后,他靠在椅背上,闭了一会儿眼。脑海中浮现出昨天那句话:“我们不是来挑条件的,是要创造条件。”
这句话,不只是对别人说的,也是对自己说的。
他睁开眼,继续敲击键盘。窗外的城市灯火如星河洒落,而他的心,早已飞向远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