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雄关夜话定北策 龙驾东归近帝畿(2 / 2)

折可求恍然:\"陛下是让张枢相去那里招募新军?\"

\"正是。朕密令其以安抚使名义赴任,表面上是救济灾民,实则是为某练兵。\"赵桓道,\"如今已一年有余,想必颇有成效。\"

杨再兴激动道:\"如此说来,张枢相手中已有兵马?\"

\"某估计,至少数千人。\"赵桓道,\"而且这些人经张叔夜亲自调教,必非等闲之辈。\"

胡寅却有些担心:\"陛下,某担心此事若传开,恐有人说陛下养寇自重......\"

\"胡参赞多虑了。\"折可求反驳道,\"邓州练兵,乃为国家计,何来养寇之说?况且,张枢相忠义素着,岂会有二心?\"

\"某也觉得胡参赞想多了。\"杨再兴道,\"官家未雨绸缪,正是英明之举。如今西夏已平,正是张枢相出山之时。\"

赵桓看着三人,缓缓道:\"朕意已决。明日回京后,便遣人赴邓州,召张叔夜北上,总领河东河北两路军务。\"

\"此策甚好!\"折可求拍手道,\"有张枢相总揽全局,岳飞、韩世忠便可专心杀敌,某军必能大破金人!\"

胡寅虽有疑虑,但也不得不承认:\"张枢相确实是合适人选。只是不知他是否愿意出山?\"

\"我了解张叔夜。\"赵桓自信地说,\"此人心忧天下,志在恢复。给他这个机会,他岂会推辞?\"

杨再兴忽然问道:\"那张枢相北上后,邓州如何?\"

赵桓看了他一眼,意味深长地说:\"再兴,朕观你在西征中表现,颇有大将之风。你觉得,邓州那支兵马,该交给谁?\"

杨再兴一愣,随即脸红道:\"陛下......某......某只是一介武夫......\"

\"朕用人不拘一格。\"赵桓断然道,\"你若愿意,朕便让你接手邓州兵马。\"

\"这......\"杨再兴有些不敢置信。

折可求笑道:\"再兴,陛下看重你,还不快谢恩?\"

胡寅却皱眉道:\"杨都头虽勇,然资历尚浅,恐难服众。\"

\"胡参赞此言差矣!\"折可求反驳,\"某在西征中亲眼所见,再兴用兵,颇有章法。年纪虽轻,然能力已然不俗。况且邓州新军,本就是张枢相所练,只要张枢相一句话,谁敢不服?\"

\"某觉得胡参赞想多了。\"杨再兴涨红着脸道,\"若蒙陛下不弃,某愿意一试。纵然不能如张枢相那般统军,也要为陛下守好这一方土地。\"

赵桓满意地点头:\"好!此事就这么定了。\"

他转向张望:\"传朕旨意,召陈过庭来见。\"

不多时,皇城司指挥使陈过庭闪身入帐:\"臣在!\"

\"朕命你率五十缇骑,一人三马,连夜赶赴邓州,将此密诏交予张叔夜。\"赵桓提笔疾书,片刻便写就一道诏书,\"告诉他,朕在汴京等他!\"

陈过庭接过密诏:\"臣遵旨!\"说完便消失在夜色中。

帐内重新安静下来。赵桓看着舆图,慢慢说道:\"金人求和,朕早有预料。如今某要趁此机会,将北方防务重新布置。待张叔夜就位,朕便要让金人知道,什么叫作茧自缚!\"

折可求感叹道:\"陛下运筹帷幄,臣等佩服。\"

\"运筹倒谈不上,只是提前做些准备罢了。\"赵桓道,\"诸卿也累了,都去歇息吧。明日还要早起,某要让汴京百姓,看到一个凯旋的天子!\"

三人告退。赵桓独自站在舆图前,目光深邃。

张叔夜啊张叔夜,朕终于要让你出山了。这盘棋,某布了一年,也该收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