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想法落空(2 / 2)

在嬴正初掌正权时,曾有 ** 污吏企图侵占军饷,自认为不会被察觉,但最终他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家族被灭,以此警示世人。

经过多次教训后,再无人敢于触碰嬴正的底线。

关于军饷的问题,绝无人敢存侥幸之心。”村正。”

“大家都到齐了吗?”

等到村口聚集的村民逐渐散去,站在队伍前列的百夫长走向村正,询问道:“所有人是否已到齐?”

“回大人,”

老村长笑答,“所有人都已到齐。”

“很好。”

百夫长点头回应。

随后,他从身后的马车上取下一封竹简,上面详细记录了李家村入伍军人的信息及封爵详情。

这类事务在军队中有专门的军职人员负责。”各位父老乡亲。”

“我是来自雍城军营的军务官,前来宣布李家村入伍军人的情况、封爵及薪饷发放事宜。”

“我大秦对韩国的战役已经结束,承蒙大王恩泽,我们雍城大军参与了此次行动。

在这场战役中,我们成功灭韩,开辟千里沃土,夺取大量疆域。

雍城大军为灭韩立下了赫赫战功。”

“这场战斗中,我大秦将士取得了无数军功。

有人因英勇杀敌而受封爵位,也有人在战场上为国捐躯。”

“战场无情,无论消息如何,请各位父老乡亲做好心理准备。

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,他们都是我大秦的英雄,永远不会被遗忘。”

百夫长走上前,面向全体村民宣布。

此言一出,村中许多家中有人参军的村民心头一紧,满是担忧。”奇哥,你一定要平安无事。”

“求天保佑。”

“我们的孩子还在等你回家。”

李燕儿攥紧拳头,内心忐忑,却也满怀期待。

她不愿听见任何坏消息,只能默默祈愿。

她深信李奇定会兑现承诺,当年离开时他曾许诺活着归来,风风光光迎娶她入门。”现在开始宣读本村阵亡勇士名单。”

百夫长轻叹一声,展开手中的竹简。

在这种时刻,除了哀伤别无他法。

大秦军队始终遵循有始有终的原则。

让阵亡者的家人知晓 ** 总好过毫无消息,且此事关系抚恤金发放,必须公开。”李家村李寸,四级爵位,在边境战事中与敌交锋牺牲。

按大秦律例,发放三倍年俸作为抚恤,并由当地官府照顾其家属。”

百夫长高声念道。

话音刚落,

“啊……我的寸儿,为何抛下娘亲独自离去……我的孩子……”

村中一对中年夫妻顿时悲从中来,跪倒在地,失声痛哭。

周围村民急忙上前搀扶安抚。”交付骨灰、军牌及抚恤年金。”

百夫长强忍情绪,下达命令。”遵命。”

众多锐士迅速行动,将骨灰与军牌递至阵亡战士的父母手中,并分发抚恤款项。

对大秦锐士来说,

安葬亡者至关重要。

但在战场上无法做到周全,若条件不允许则就地掩埋,有条件便焚化 ** ,带回故乡。

尽管火化显得冷酷,却胜过客死他乡,也让亲人稍感慰藉。

百夫长再度展开名册,朗声宣读:\"李家村,李林,六级爵位,在阳城之战中壮烈牺牲……\"

每一次这样的宣告,总能引发一户人家的悲痛。

若是家中还有其他子女,尚能稍作慰藉;若仅有一名子嗣,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。”没有奇哥哥……\"李燕儿低声呢喃,双手紧紧攥成拳,眼中满是焦虑。

每次听到名单中没有李奇的名字,她都会暂时松一口气,却又因接下来的念诵而再次忐忑。

和李奇同批入伍的共有九人,尽管李奇尽力关照,但战场无情,无人能够确保安全。

最终,还是有两个同乡兄弟不幸遇难。

百夫长合上名册,语气庄重地宣布:\"李家村阵亡英烈名单至此宣读完毕,此次共计十五人。

他们皆为我大秦之英雄,为国捐躯,英魂永垂不朽,必将铭刻在所有国民心中。

而他们的家人亦将世代荣光。”

这样的仪式不仅是为了抚慰失去亲人的家属,也是对英烈家庭的一种无上荣耀。

这不仅是责任,更是国家的根本所在,不容置疑。”奇哥哥还活着……\"百夫长的话音落下,李燕儿终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。

只要奇哥哥还活着,对她而言便是最好的消息。

她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。

……

pS:感谢大家的支持,后续章节持续更新中,希望能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。

对李燕儿而言,从小与李奇一同长大。

儿时的李奇以成熟稳重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她,不知不觉间,李燕儿已将李奇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

在那个所谓的家中,除了母亲偶尔给予的些许关怀,父亲对她全然冷漠,仿佛她并非他的亲生女儿。

这次连父亲也把她当作家族联姻的工具,虽然这是时代的无奈,但李燕儿无法接受。

若非怀上了李奇的孩子,或许她早已被迫嫁作他人妇。

心底里,她最亲近、最爱的人唯有李奇。

无论身处何地,奇哥哥总是陪伴左右,呵护备至。

随着阵亡名单的公布,李燕儿稍稍安心,至少李奇安然无恙。”战事已毕,奇哥哥定已班师回朝,很快就能见到他了。”

想到这里,她满心期待。

等待了大半年,如今即将临盆,男人即将归来,也许还能亲眼见证孩子降临世间。”现在公布李家村的晋爵名单,同时发放岁俸。”

百夫长换上新的名册,此刻人们比面对阵亡名单时更为激动。

灭韩之战后,必定有许多将士晋爵,而这些爵位带来的岁俸足以供养众多家庭。”李家村,李重,服役三年,获五级爵,任五百主,岁俸二百五十石,其家人可领取。”

百夫长大声宣布。”李重他娘,家里粮仓所剩不多,这次我们多领些粮食,其余换成财帛吧。”

李重的父亲对妻子说道。”好。”

李重的母亲坚定点头。

两人径直朝岁俸发放处走去。

周围不少同村人见状,脸上流露出羡慕之色。

入伍三年,如今已是五级爵、五百主,统率五百人,必是屡立战功。

这份岁俸足以让全家衣食无忧。”李家村。”

“李泉,两年军龄,三等爵,百夫长,岁俸一百五十石。”

百夫长手持名册逐一念出,李家村每名服役超过一年的老兵都因军功获得爵位升迁及岁俸奖励。

显然,先公布资深老兵的待遇,再轮到新人。

李家村人口不多,仅数百人,参军者不过数十。

因此无论点到谁,都是众人熟悉的名字。

在村民眼里,这些参军的孩子就像自家成长起来的一样。”李奇那小子和我家青子他们怎么还没念到?”

“急死人了。”

“真想知道他们在军营表现如何,是否为国杀敌建功。”

站在李燕儿身旁的大婶们神情焦虑。

得知儿子尚在人世,她们已安心大半,眼下岁俸发放,更令她们充满期待。

若岁俸丰厚,生活便能宽裕许多。”燕儿,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?”

“你快生了,要是没你家李奇的岁俸,日子怕是不好过。”

一位大婶对李燕儿说道。”只要奇哥没事就好,别的我不多想。”

李燕儿浅笑回应。

如今她已完全放下心来。

只要李奇安然无恙,其余事情她都不太在意。”李奇有你这样的姑娘相伴,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。”

“就不知将来我家青子能否有这般好运。”

李婶笑着说道。”算了吧,别说我找不着青子,你那儿子也不见得能找到。

他们哪有李奇聪明,模样也没李奇俊,否则燕儿怎会这般喜欢?”

另一位大婶笑着说道。

李燕儿听后,脸上泛起红晕:“婶子们别再提了。”

“哈哈哈,大家别说了,看燕儿害羞的样子。”

众人哄笑。”现在公布入伍未满一年的新兵爵位岁俸。”

百夫长拿起名册,高声宣读。

然而,当他翻开名册,却猛然一怔。”大人,发生何事?”

老村正见百夫长失神,不禁疑惑。”没……没事。”

百夫长咽了口唾液,回过神来,但神色间透着惊讶。

显然,名册上的名字和爵位让他震惊。”李将军竟出身自一个小村庄,莫非就是这李家村?”

百夫长心中震撼不已。

李奇,在雍城大军乃至数十万军队中,堪称晋升的传奇人物,也是让人信服的主将。

他的医术革新惠及百万秦军锐士,而金疮药更挽救了无数将士的生命,每一位锐士都对他心怀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