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朝廷中忌讳结党营私,但蒙武等人世代效忠秦国,绝不会违背君主。”见过各位大人。”
李奇随着蒙武的介绍,一一记下姓名,点头致意。”李奇将军不必客气。”
冯劫、蒙逸等人微笑回礼。”李将军。”
李牧走近,恭敬行礼,目光中满是谢意。”李牧将军。”
李奇立即回应。”我说过吧,我大秦君王的气魄非同一般。”
李奇笑道。”今日我才真正感受到大王的雄才大略。”
“或许不久之后,秦国就能统一天下,实现华夏统一。”
李牧笑着答道。”将军定会见证,并亲自参与其中。”
李奇语气坚定。”当然。”
李牧点头,自信溢于言表。
即便刚到咸阳,踏入秦廷,短短片刻间,李牧已深切体会到嬴正的雄才伟略,以及大秦与旧日李国朝堂的巨大差异。
大秦朝堂,无明争暗斗;君王英明,不受奸佞蛊惑;直言无忌,氛围宽松。
此刻,李牧内心深有感触。”李奇。”
站在殿下,见李奇被群臣环绕,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嫉妒,却无人注意。”诸位,请安。”
“大 ** 刚召见李奇,命他前往章台宫。”
章台宫外。
李奇抵达时,李高缓缓迎上,姿态谦恭地说道:“上将军,大王已在内殿等候,您可径直入内。”
“多谢。”
李奇点头致意,迈步走向宫门。
李高目送他的背影远去,目光中隐约带着几分沉思。
他低声自语:“大王对浮苏公子颇为看重,胡害公子同样深得宠爱。
但若论继承人之位,单凭恩宠难成气候。
若无人扶持,胡害公子想要超越浮苏,恐怕不易。”
宫殿深处,秦始皇正端坐于御案之后,见李奇前来,温言道:“爱卿来了。”
李奇拱手行礼:“臣李奇参见陛下。”
秦始皇微微一笑:“今日召你前来,实则有一要事相商。”
章台宫内,威严而庄重,透着 ** 行宫特有的气势。
嬴正立于沙盘前,手负背后,神情专注。
李奇步入大殿,见到嬴正便俯身行礼:\"臣李奇拜见大王,不知大王召见所为何事?\"
\"免礼,近前来。” 嬴正语气平和,少了些朝堂上的威严。
李奇应声走近,在嬴正身旁站定。”你看这地图,可看出些什么?\"
嬴正目光深邃,仿佛将整个天下尽收眼底。
李奇顺着望去,只见山川河流、各国疆域如画卷般铺展。”天下、诸国、华夏。” 李奇脱口而出。
嬴正微微点头:\"自古以来,列国纷争,弱肉强食,直至今日七雄并立。
齐、楚、燕、李、魏、韩,皆占据一方。
战火连年,生灵涂炭,百姓苦不堪言。”
秦王自言自语道:“我大秦历代先祖的心愿,就是让吾等子孙不忘东进,振兴大秦,一统六合。”
“今日我大秦国力鼎盛,天下莫能与之比肩。”
“然此非寡人之功,乃承袭先王遗志,延续六世基业所致,故有今日之成就。”
“灭韩,亡李。”
“一统之局已成,华夏大势既定。”
“世人或以为寡人是暴君,嗜血好战,实则鲜有人懂寡人心意。”
“诚然,举兵伐国,必有死伤,百姓流离。
但诸侯纷争千年,无辜者死伤几何?”
“若战事不止,将又有多少生灵涂炭?”
“今日之天下,我族不能再内斗,唯有以战止戈,以战定邦,以战促一统,永绝战乱。”
“寡 ** 建万世一统之国,让同胞再无忧患。”
嬴正话锋一转,看向李奇:“李卿,汝可明否?”
“臣明白。”
“天下归一,时不我待。”
“唯有战方可止战。”
“一时之劫,实为长久太平奠基。”
“祸在今朝,福延万代。”
李奇回应。
嬴正听罢,神情动容:“祸在当代,福泽万世,此言极是。”
“此话于我大秦统一天下,堪称真谛。”
“然也。”
“与其让战乱无穷延续,不如在此代终结,使后人安享太平,这般牺牲值得。”
“秦王之功,正是祸及一时,福荫千秋。”
“若非秦王,怎会有大一统之盛世?这皆是开创之功,化为后世潮流。”
天下之事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皆因秦始皇之功。
若无其一统天下,后世岂能承其志?然终究遗憾,秦始皇创立的大一统帝国仅延续至他自身,死后便遭胡害祸害,连同所有子嗣也被杀尽。
李奇暗自思忖,虽不能效忠于秦始皇之子,但守护些许血脉尚可。
他叹息一声,目光却落在嬴正身上。
嬴正凝视着李奇,见他陷入沉思,又觉其容貌与记忆中的某人极为相似。”容貌这般相像,莫非李奇与冬儿有所关联?或是与岳父有故?”
嬴正心中疑惑。
岳父告老归乡时,正居于李家村,且在李奇府中停留。
嬴正只得推测,冬儿应不在秦国境内,唯有天下一统方可寻得。
他注视着李奇,仿佛看到了冬儿的模样,心情愈发复杂。”韩、李既已覆灭,不出一年,李地必将尽入我手,接下来便是魏国了。”
李奇眺望已插上秦旗的李、韩疆域,目光锁定魏国。
秦的敌手仅剩四国,其余已被平定。
嬴正问:“灭魏有何阻碍?”
李奇答:“韩、李 ** ,各国已惧我秦,若欲灭魏并吞三晋,齐、燕、楚必不会坐视不理,否则人人自危。
若秦出兵攻魏,此三国必定助魏抗秦。”
齐、楚、燕三国实力不容小觑,楚国尤其强大,远超昔日李国全盛时期,但楚国内部权力分散,不如李国统一。
齐、燕两国各有私心。”依你看,寡人该怎样才能吞并魏国?”
嬴正询问道。”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,各国皆清楚。”
“他们必然也会设法阻止。
灭魏易如反掌,只需层层包围,四面合围,迅速将其吞并,让齐、楚、燕无暇救援,待三国察觉时,魏已 ** ,再无回天之力。”
“此外,灭魏还有重要一点……”
李奇自信满满地说,“那就是师出有名。”
“当年秦国掌控韩国时,李、魏联军无故进攻我国领土,妄图侵占疆域。
如今李国已受惩处,被灭国,魏国同样参与其中,自然也不能放过。”
“任何时候,师出有名都是关键。”
“有了这个正当理由,即便齐、楚、燕想援救魏国也无计可施。”
“毕竟秦国秉持正义。”
话毕,李奇不再多言。
在灭韩期间,李、魏联军突袭秦国南阳,若非李奇早有防备,后果不堪设想。
然而,他在关键时刻击溃李、魏十八万联军,扭转战局,也改变了秦对李、魏的战略部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