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 真正的劲敌(2 / 2)

王简沉吟道。

然而,瞥见李奇嘴角隐约含笑的眼神,王简突然想到什么,也展颜道:“你小子是否早已想出破大梁之法?”

“早在决意灭魏时,我已筹谋妥当。”

李奇淡然一笑,遥望大梁城,眼中掠过一抹冷酷之意。”何等妙策?”

王简迫不及待追问。”此乃伤天害理之法。”

“一招覆灭生灵之策。”

“但为我炎黄族人,为终结乱世,不得不如此。”

李奇幽幽说道。

话音落处,四周虚空似被寒霜笼罩,仿若炼狱即将降临。

……

pS:求追读,求追读,月票,万分感谢。

时光悄然流逝。

大梁城中的魏军、魏王以及魏国权贵皆在惶恐不安中度过每一天。

让所有人疑惑不解的是,大秦军队围城已达十日,却始终按兵不动,未曾发起哪怕一次试探性攻击,仿佛只打算耗尽魏国的实力再图进取。

城墙上。

魏无忌眉头紧锁,目光锁定在城外隐约可见的秦军营帐上。

尽管秦军已有十日未曾发起攻击,他的内心却始终无法安宁。”李奇与王简究竟意欲何为?为何只围困而不进攻?”

“难道他们竟不知齐、楚、燕三国援军即将抵达?”

“不对,这其中必有深意。

否则,他们怎会忽然停止攻势?”

“究竟是何处出了差错?他们的真正意图,我实在难以捉摸。”

魏无忌神情严肃,内心波澜起伏。

若秦军选择强攻,他或许不至于如此焦虑。

毕竟,他已为抵御秦军做好万全准备,效仿李牧当年在代城孤注一掷的策略,将此防御体系布局于大梁城内。

借助城池背后的山势,这座城池的坚固程度远超代城。

秦军若想攻陷大梁,非付出巨大代价不可。

然而现在,秦军只是围而不攻,这让魏无忌倍感棘手。

他精心构筑的防线显得毫无意义。”信陵君,请放宽心。”

“您已连续多日未曾好好休息。

如今局势,秦军暂不进攻未必是坏事。

您已调集我国所有兵力驻守大梁,其严密程度远胜以往。”

“李牧当年面对王简和桓漪围攻代城时损失惨重,李奇与王简如今想必深知您的能力,所以才不敢轻易冒进。”

“他们若继续观望,我魏国只需静候友军到来,便可反败为胜。”

魏相语气温和,试图安抚魏无忌。”丞相啊……”

“国家危难之际,我又怎能安心入睡?”

“话虽如此,你的分析确有一定道理。”

“秦军暂停进攻对我国而言或许有利,毕竟可以避免大规模战斗,等待盟军支援。

可偏偏李奇与王简并非等闲之辈,他们会眼睁睁看着我魏国援军赶来而不采取行动吗?”

魏无忌长叹一声,满是忧虑。”或许是信陵君多虑了。”

魏相迅速判断道:“秦军按兵不动,必是因为深知难以破城,黔驴技穷。”

魏无忌归来后,压在他身上的担子顿时消散,他对自己的兄弟能力深信不疑。”但愿如此。”

魏无忌喃喃自语,“若李奇与王简真有所图谋,那可不是好事。”

他守城无策,只能静待秦军发起攻势。

这时,几位魏国将领来到城头,向他行礼。”探查情况如何?近来秦军有何动静?”

魏无忌急切地询问。

秦军十日未动,十分可疑,魏无忌已派遣探子外出侦察。”信陵君,所有派出的探子皆已遇害。”

一名将领神情凝重地说。”怎会如此?”

魏无忌脸色骤变,“我不是吩咐你们假扮平民吗?”

“末将确实安排了伪装,可奇怪的是,秦军似早知我方探子身份,刚一接近便被擒拿。”

“仿佛有人在大梁城内监视我们。”

将领摇头叹息。”城中可能藏有秦军细作?”

魏无忌眉头紧锁,“如今全城 ** ,没有令牌不得出入,即便秦军有内应也无法传递消息,此事颇为诡异。”

“或许,秦军如此谨慎,是在筹备增援或拦截盟军?”

但这些猜测似乎站不住脚。

魏无忌绞尽脑汁也未能理清头绪。

然而,他并不知道,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一人尽收眼底。

天空之上,数只猎隼盘旋,将大梁城的每一个角落尽收眼底。

借助它们的视角,李奇将城中的情形一览无余。

大梁城以北,不足十里处。

水声潺潺,波光粼粼。

滔滔长河蜿蜒于大地,似神龙横卧,波涛汹涌,掀起万重浪。

此刻,

十万精锐将士手执铁锹、工具,从黄河开凿出一条直通大梁的渠道。

十余日后,这条渠道便能贯通大梁。

只待决堤,汹涌的黄河水将如猛兽般扑向大梁,将其彻底吞噬。

黄河之畔,李奇与王简凝望这咆哮的巨流,思绪各异。

对王简而言,此刻内心涌起复杂情绪,“李奇啊。”

“老夫有何见解?”

李奇淡然一笑。”我很庆幸,庆幸你不是我秦国的对手。

若你是,我秦统一六国的进程或许会遥不可及,面对你的智谋,我秦即便不亡,恐怕也会元气大伤。”

王简由衷感慨。”王将军过誉了。”

“若为别国效力,如今我的官职怕也高不到哪去。”

李奇轻笑,带着几分戏谑。

天下诸国,

除秦国真正推行法治,军中严格执行军功制度,其余何国能做到?

若为其效命,李奇即便屡立战功,功劳多半会被权贵侵吞。

但在秦国不同。

因为秦军设有直通王权的战功监察官,他们秉公执法,确保战功不被隐匿,这是秦国强盛的关键所在。”哈哈!”

“此言甚是。”

“放眼天下,再无第二人如你这般。”

王简大笑。”黄河之水,倾覆大梁。”

“那是怎样一幅景象?”

李奇注视着滔滔河水,忽而说道。”先前我不明你所指之策,但你带我至此,我已明白。”

“此计,实属毒计。”

“黄河之水一旦溃决,大梁地势低洼,恰似瓮口,纵使魏无忌布防再严,也难挡天威。”

“其麾下数十万大军,大梁城定将毁于一旦。”

“你的妙计,令我秦国无需一兵一卒便能攻破大梁。”

“实在令人钦佩,王简甘拜下风。”

王简由衷地对李奇说道。”王将军难道不觉此计过于狠辣?”

李奇微微一笑,看向王简。”兵法的核心在于取胜,不论手段,胜者方为英雄。”

“若此计能减少数十万将士伤亡,又有何不可?”

“自然如此。”

“或许大梁即将覆灭,众多生灵涂炭,但正如你曾言,一族之安危远重于一家一户。”

“魏无忌自以为布局周密,却不知你的计策会使他亦难逃厄运。”

王简笑着说道。

他对这个策略毫无愧疚之心。

若换作是秦国处于防守,敌方也绝不会心慈手软。

战场上没有怜悯,敌人永远是敌人。”李将军所言极是。”

李奇点头赞同。

历经多年征战,亲手斩杀的敌人已达数十万,他的心早已坚如铁石。

他所做的一切,皆是为了生存。